鳳凰網http://hn.ifeng.com/difang/anyang/detail_2012_12/17/485301_0.shtml
人民網http://henan.sina.com.cn/news/fdbb/2012-12-11/1720-40147.html
林州老黨員因拆遷被網上通緝 拆遷亂象讓人震驚
人民網林州12月11日專電(記者洪濤)近日,各媒體紛紛報道轉載“林州市姚村鎮優秀老黨員父子,因為拆遷,雙雙被網上通緝”。該事件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經過多日調查,記者為您揭開神秘面紗。
父子:莫名被通緝歸家無門
林州市姚村鎮的常振興、常松峰父子,如今成了“名人”。此次“成名”不同以前的主席臺典型發言,也不是幫助地方墊資建設鎮汽車站;而是分別因“利用職務之便將村委會的50267元現金長期占為己有”、“涉嫌在2009年和2010年度偷稅12萬元”,雙雙被“網上通緝”,成了“網上追逃人員”。
留守在家的常松峰的愛人張永玲告訴記者,老公常松峰一直遵紀守法,經營的姚村鎮汽車站和許多房主一樣,稅收由商戶代繳,投入運營后也沒有收到過催繳稅等通知。父親常振興干過幾年該村村支部書記,一直是林州市委、林州市政府宣傳的典型。如今,父子兩人一個在醫院動手術;一個有家不敢回,“潛逃在外”。
如此巨變,張永玲感覺像做夢一樣,認為都是拆遷惹的禍。在5月15日以前,常家很配合,退出了木糖廠原址,并主動拆除了車站的門窗。但當拆遷到姚村鎮汽車站時,常家與鎮政府出現分歧。常家認為,占地9.5畝、投資400多萬元的車站運營不到5年就拆除,補償太低。
5月16日,鎮政府組織拆遷人員欲強行拆除汽車站。由于該地點位置突出,引來許多商戶、行人圍觀。最終,鎮政府對汽車站的拆遷失;
5月25日,林州市地稅局對姚村鎮汽車站下達稅務檢查通知書,開始對其進行賬目進行檢查;
5月25日前后,林州市紀委把姚村村委會1985年至今的賬目全部帶走查賬;
5月至8月,姚村鎮政府多次派人到常家游說拆遷或在鎮政府“約談”常松峰拆遷,常松峰不堪其擾,外出。常振興因為身體原因住院手術;
8月底,父子二人同時被網上通緝,編號相連,體貌特征都是,大頭、三角眉、橢圓眼。
該村一位村民楊某告訴記者,常振興是村內第一批出去經商的農民。致富后又被村委邀請回帶領村民辦廠。木糖廠就是當年從北京帶回來的項目。常振興一輩子以一名共產黨黨員為榮,沒想到,臨老“被通緝”。他感到“不可思議,不敢想象”。
亂象:拆遷手段翻新令人震驚
在對林州市姚村鎮居民、商戶等的走訪中,針對常家父子被網上通緝一事,被訪人員認為,常家父子是強行拆遷的縮影。鎮政府為了拆遷,使用了很多令人震驚的手段,出現優秀老黨員被網上通緝的事見怪不怪。
下面是被訪村民講述的姚村鎮的幾種拆遷亂象。
亂象一:耕地半夜雇傭鏟車推倒即將成熟的玉米,被發現后,給村民解釋,“天黑,推錯了”;
亂象二:門店同位置同面積置換,拆遷后撕毀協議,告知已經售于他人,想要就得出高價買;
亂象三:一家不拆遷,株連家人、親戚。家中或親戚中有公職人員的,停職回家勸家人或親戚拆遷,直到完成拆遷;
亂象四:門店內堅守的,半夜店門被澆汽油,放火,至今留有痕跡;
亂象五:多補償的款項,執法部門用其他名目高額罰款,回收。店門拆遷多補償5萬,執法部門隨后對其工廠檢查,罰款50萬;
亂象六:雨中執法,強推農民菜地,給農民每天補償1毛5買菜錢;
亂象七:經營多年的外地商戶,被要求搬出去,當年土地多少錢購買,政府就按多少錢補償,強制搬走;
亂象八:家人墳墓,在沒有任何告知和補償的情況下,強行推平;
亂象九:未批先拆,借拆開發。今年10月,省級公路批復才有,而拆遷在5月份就已經“如火如荼”了,如今多處樓盤、商鋪等工程都已接近尾聲;
……
針對這些亂象的說法,記者想求證姚村鎮黨委書記魏永剛、鎮長王永強,雖經辦公室人員電話溝通,但最終無果。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告訴記者,姚村鎮的拆遷出現這么多的亂象,與鎮政府強力打壓村民,村民到市里、甚至北京等上訪無果并遭非法關押至地下室甚至看守所、毆打有直接關系。法律在這里成了鎮政府彈壓群眾的工具。
常振興的事件,記者與林州市紀委書記韓愛民聯系,但沒有得到答復。
在姚村鎮派出所,一位民警告訴記者,常家父子被通緝,他們聽說了,但他們只是協助辦案人員,林州市公安局才是執行者。而林州市公安局局長魏書平在電話中則說,常家父子雖然被網上通緝了,但案件正在偵查之中。
“姚村鎮房主的稅收一般按照房主與商戶的協議由商戶代繳,具體到姚村鎮汽車站的稅收情況,不便評說!贬槍ΤK煞宓那闆r,姚村鎮地稅所的一位同志這樣告訴記者。
在林州市地稅局稽查局,負責常松峰稅收情況調查的宋廣軍局長已經調到了林州市地稅局任職。據宋廣軍告訴記者,常松峰的稅收情況是上級領導交辦的案件,像常松峰這樣的情況,他以前遇到過兩三個,但被通緝的只有他一人。
背后:假公益拆遷真商業開發
在林州市姚村鎮建設服務中心給拆遷戶常松峰下達的強拆通知上,記者看到,姚村鎮汽車站被拆遷的原因是“東南公路拓寬改造和舊城改造”;而周圍的居民則稱,他們只聽說是“道路拓寬”,而且是未批先拆。
姚村鎮的多位居民告訴記者,今年8月,村內的基本農田被鎮政府半夜推平。村內人均2分的菜地也被搗毀,堆滿建筑垃圾。墳頭等也被鏟平。鎮政府都是“突然襲擊”,造成“既成事實”。村民很多都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同意”,補償款也是鎮政府說了算,“愛領不領”。而這種強制推行,根本沒有法律文件。兩個多月后的10月,對省道公路擴建的批復文件才下達。
如今,林州市姚村鎮街頭,幾處商品房和商鋪都已經封頂。店鋪每平米在6000多元以上,而且沒有門路還買不到;商品房則均價5000。
在開工建設的一處樓盤旁,綠油油的麥苗已經被踐踏。一位村民指著眼前的商品房告訴記者,自己家的地被占了,祖墳也被這座樓盤給“壓”了。在沒有被告知的情況下,墳頭被推平并墊上建筑垃圾。今年春節上墳,他就是豁出去也要在樓房旁邊燒紙。
“我都60歲的人了,建商鋪把我僅有的菜地給占了。鎮政府一天給我1毛5讓我買菜。1毛5,我可以買到什么?寒心!”在一處商鋪工地,一位撿廢品的老人告訴記者。
一位在鎮上頗有威望的村民告訴記者,鎮政府以前就想改造城鎮,但手續不好辦就停了下來。這次拆遷是假借著省級公路拓寬,把舊城改造捆綁到一塊進行。如果鎮政府真的是為了群眾辦實事,那么為什么群眾提出的,“不讓政府出一分錢,群眾嚴格按照政府的規劃統一蓋房”的提議不能通過?說到底,鎮政府是看中了這里的地理位置,開發商都提前選好了,是賣地斂財!
律師:太多巧合動機復雜
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強調,要“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并表示,“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
針對常家父子被網上通緝事件,河南得益律師事務所律師栗九林認為,常家父子被網上通緝有諸多蹊蹺,太多巧合,動機復雜。
從時間上來看,常家父子的案情都是自5月15日這一時間點。之前,兩人是守法公民,甚至是宣傳典型,是配合拆遷的“良民”;之后,強拆失敗,短短3個月,兩人被檢查、認定、網上通緝,程序之嚴密、效率之高,非常罕見。
在網上通緝上看,父子二人是因為不同事件涉嫌犯罪,但能同一天被網上通緝,而且編號相連。這無論從父子二人案發主題、罪名構成時間,還是從紀委、稅務、公安等部門的工作效率,都太多巧合。
|